{蜜色影院}-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鲨鱼影视,2019国产偷在线视频,999国产亚州高清国产拍精,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黑人色综合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第十一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五年成就>>僑聯機關及直屬單位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五年工作亮點
2023年08月18日13:41  來源:中國僑聯

中國僑聯“十代會”以來,在會黨組的領導下,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僑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堅持立足僑博特點,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聚焦中國僑聯工作需要,為海內外僑胞打造精神家園,為社會大眾提供優質文化服務。在館領導班子帶領和全館干部共同努力下,僑博在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藏品征集利用和管理、展覽策劃、宣傳、研究等各項業務工作中取得實質性進步,初步探索出一條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具有僑博特色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五年來主要亮點工作有:

一、在黨建工作、業務工作、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中,獲得多項榮譽

1.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19年,中宣部新命名39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僑博成功入選。自2018年被評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后,僑博又增添了一張“紅色”名片。

2.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2018-2020年度首都文明單位稱號。2020年,在會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僑博扎實開展文明單位參評工作,成功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單位和2018-2020年度首都文明單位稱號。

3.入選中央和國家機關黨性教育活動場所。2021年,在建黨百年和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之際,僑博被中直機關工委確定為中央和國家機關黨性教育活動場所。

4.入選教育部、國家文物局“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2022年,僑博入選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設立的首批全國100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思政課”專題實踐教學基地。

5.獲中央國家機關“四強”黨支部稱號。2022年,在中央和國家機關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提升推進會上,工委宣布關于命名中央和國家機關“四強”黨支部的決定,僑博黨支部名列其中,成功入選。

6.多項展覽和社教活動獲獎。2022年,由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博物館學會共同主辦的2021年度北京市優秀展覽推介活動結果揭曉,僑博“紙上風云五十年——《美洲華僑日報》(1940-1989)特展”榮獲“優秀展覽”。2023年,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館學會共同主辦的2022年度北京市優秀展覽推介活動、北京地區博物館優秀教育案例評選結果揭曉。僑博 “共筑夢想 同赴未來——華僑華人與冬奧主題展”榮獲優秀展覽評選特別獎、“云游僑博·館長話藏品”社教活動獲評優秀教育活動。2022年,由中宣部志愿者服務促進中心、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承辦,中國博物館協會志愿者工作委員會協辦的“喜迎二十大 強國復興有我——青少年中華文物我來講”博物館志愿服務項目經驗交流會在鄭州召開。僑博小講解員志愿服務項目榮獲博物館志愿服務優秀項目。

二、加強頂層設計,為僑博高質量發展建立目標,搭建平臺

7.制定五年發展規劃。2020年,僑博制定《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五年發展規劃(2021-2025年)》,并經十屆三十三次主席辦公會審議通過,明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階段任務、具體舉措、保障措施。

8.推動中國僑聯與國家文物局簽署合作協議。2022年9月20日,中國僑聯與國家文物局在京簽署《關于加強涉僑文物保護利用合作協議》。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出席簽署儀式并講話。根據合作協議,中國僑聯與國家文物局將在加強國內涉僑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推進海外中華文化遺產的研究交流,鼓勵引導廣大海外僑胞參與文物回歸,共同促成流失海外文物回歸,共建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指導支持涉僑博物館發展等方面展開合作。

9.建立分館體系建設制度,探索推動涉僑博物館資源整合,健康發展。2020年11月,《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設立分館的實施辦法(試行)》經中國僑聯十屆三十四次主席辦公會議審議通過。按照會領導指示,僑博本著成熟一家、發展一家的原則,嚴格準入制度,循序漸進推動僑博分館體系建設。

三、緊跟時代脈搏,推動展覽展示內容和形式創新

10.打造“云游僑博”網絡直播品牌,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創新觀展方式。創新開展了基本陳列和臨時展覽多語種、多方言、多平臺、成系列的網絡直播。自2020年4月28日推出至今,已成功進行了58期100場直播活動,累計觀看人數超過8100萬,覆蓋69個國家和地區。目前該品牌已完成了商標注冊。成功建成了VR網上展館,運用720度VR全景技術,將僑博整體風貌完整呈現,展現珍貴的文物資料、歷史圖片,生動還原館內展覽,實現“云看展”,為海內外觀眾提供了一個更安全便捷的觀展方式。建設線上展示傳播新平臺。近5年,陸續開通僑博微信公眾號、抖音號、新華號、今日頭條、微信視頻號、支付寶號。在各平臺加強內容創新,特別是利用短視頻制作周期短、傳播速度快、宣傳效果好等優勢,加大短視頻的拍攝制作力度,在僑博各線上平臺上進行推送傳播。

11.成功舉辦“華僑華人與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展覽”。2018年,在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舉辦華僑華人與改革開放主題展覽,彰顯華僑華人為改革開放作出的重要貢獻。

12.成功舉辦“行遠同夢——華僑華人與新中國特展”。201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成功舉辦“行遠同夢——華僑華人與新中國特展”,展示華僑華人為新中國創立和建設作出的重要貢獻。

13.成功舉辦華僑與抗擊新冠疫情、扶貧攻堅主題展覽。2020年,圍繞疫情防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等中心任務,推出“親情中華 戰疫有僑”——海內外僑界凝心聚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及潮州、澳門巡展、“追夢中華——僑與脫貧攻堅網絡主題活動成果展”,大力宣揚華僑華人在抗疫和脫貧攻堅中發揮的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14.成功舉辦“百年航程 赤子僑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2021年,圍繞慶祝建黨100周年,作為中國僑聯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活動,僑博策劃組織“百年航程 赤子僑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及澳門巡展。

15.成功舉辦華僑華人與冬奧主題展,以僑的視角助力北京冬奧會。2021年1月20日至4月5日,僑博策劃承辦的“共筑夢想 同赴未來——華僑華人與冬奧主題展”在京舉辦,并首次與多地僑聯合作,將該展同步在江蘇南京、遼寧沈陽、黑龍江哈爾濱、河北張家口巡展,有效擴大展覽覆蓋面和影響力。

16.策劃承辦“僑智薈萃 時代新章——新僑科技創新十年成就展(2012-2022)”。展覽是中國僑聯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于2022年9月21日開展。該展覽突出展示“僑界楷模”黃大年的事跡和成果,以十年來獲得中國僑聯“僑界貢獻獎”人物的科技成果展示為載體,全方位、立體式展現了僑界科技人才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指引下,積極投身改革創新時代潮流,在前瞻性基礎研究、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取得的成就。

17.策劃主辦“華蹤醫跡——東南亞華僑華人與中醫藥文化展”。聯合國家中醫藥博物館、華僑博物院,并匯集6家博物館資源,共同策劃舉辦“華蹤醫跡——東南亞華僑華人與中醫藥文化展”。該展是中國僑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僑務、文物、中醫藥工作融合發展,以“僑”的視角大力弘揚和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重要實踐。

四、全面推進藏品保護管理研究工作

18.開展文物定級工作。經組織專家評審,僑博于2021年、2022年兩次文物定級共認定28件(套)一級文物,69件(套)二級文物,147件(套)三級文物。

19.建成首個文物藏品修復實驗室。2022年啟動文物藏品修復實驗室的施工建設,并于當年年底建成,2023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極大提升館內紙質文物維護、修復能力,使僑博具備館內紙質類文物教學功能,為建立完整文物修復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20.建成首個藏品管理系統。為加強僑博藏品管理、綜合利用、固定資產管理,2022年藏品管理系統正式建成并投入運行。

五、推動內容和形式創新,促進宣傳社教全面發展

21.開展僑博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活動。2021年以來,在積極參與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北京廣播電視臺承辦的“流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校園”活動的基礎上,結合弘揚“嘉庚精神”,組織宣講團隊先后赴北京市多所小學開展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進校園宣講。同時開展展覽進北京華僑大廈、宣講進社區等活動。

22.建立僑博志愿者隊伍。2021年,僑博啟動首批志愿者招募工作。招募的首批志愿者9位志愿者,為英語、西班牙語、日語、俄語等外語專業人才。

23.舉辦僑博公益講座。2018年至2019年,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華僑歷史文化等內容,每月舉辦一期公益講座,深受廣大聽眾的關注,具有一定的品牌效應和社會效益。

24.加強館外資源整合,推動“館校合作”“館院合作”。近年,僑博與北京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簽署相關協議,雙方在開展思政課、校外實踐、藏品聯合研究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六、圍繞中心工作,加強研究交流

25.舉辦慶祝建黨100周年征文比賽。2021年,僑博組織中國博協華僑博物館專委會成員單位,舉辦慶祝建黨100周年征文比賽,收到投遞文章數十篇,并在多個網絡平臺刊發優秀文章。

26.舉辦“中共黨史與華僑史”專題培訓。2021年,僑博在杭州舉辦“中共黨史與華僑史”專題培訓,來自全國9省市70余位專委會成員單位、涉僑文博機構和基層僑聯工作人員參加培訓。

27.舉辦“赤子僑心跟黨走——2021年‘僑博杯’講解比賽”。2021年,僑博在上海成功舉辦“赤子僑心跟黨走——2021年‘僑博杯’講解比賽”決賽,全國各涉僑博物館24名講解員參加比賽。

28. 出版《文物天地·華僑文物專輯》。2022年,刊出來自中國博協華僑博物館專委會成員單位10家單位32位作者的25篇文章。該專輯是僑博首次與國家級文博學術期刊合作,為專委會成員單位促進業務工作提升和專業人才培養而搭建的學術成果發表和交流平臺,是更好地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推動華僑文博行業走學術立館之路的又一重要開拓性舉措。

29.創辦《華僑博物館通訊》。2022年2月25日,由僑博主辦的《華僑博物館通訊》創刊。目前已出刊9期,在全國涉僑文博行業引起關注。

30.持續為《人民日報海外版》專欄提供稿源。深入發掘藏品歷史文化價值,廣泛搜集華僑人物故事,組織館內干部和中國博協華僑博物館專委會成員單位為《人民日報海外版》提供稿源。2018年在“百年僑領”專欄發表文章16篇,2022年在“百年航程 有僑精彩”專欄發表文章51篇。

31.館藏資源研究利用成果出版。匯集多家涉僑博物館藏品資源,研究出版《僑光異彩——藏品見證的華僑史》。

七、館內文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工作同步推進

32.注冊館徽商標。為保護知識產權,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分別為館徽圖形、中文名稱和英文名稱申請商標注冊,同時制定《博物館館徽管理辦法》。

33.創作館歌《僑愛中華》。組織全館力量集體創作《僑愛中華》館歌,鍛煉僑博人知僑、懂僑、愛僑的職業素養和國家情懷。《僑愛中華》作為僑博館歌在完成作詞、作曲、MV制作后,于2021年11月4日舉辦MV首發式。

(責編:王晴、黃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