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鲨鱼影视,2019国产偷在线视频,999国产亚州高清国产拍精,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黑人色综合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紀念陳嘉庚誕辰150周年>>追憶嘉庚
陳嘉庚紀念館:追憶華僑旗幟的傳奇一生
2024年06月14日16:01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東南隅填海處,有一座獨具特色的閩南建筑——陳嘉庚紀念館。今天,我們走進這座場館,通過真實還原的歷史場景、飽經歲月的珍貴展品,追憶這位著名愛國華僑領袖、實業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的傳奇一生。

陳嘉庚,1874年出生于福建同安縣仁德里集美社,少年時赴新加坡隨父經商。1904年,由于父親企業破產,而立之年的陳嘉庚以菠蘿種植加工業起家,并套種橡膠成功,創業有成。1907年,他代還父債,在華僑社會中贏得信譽。而后,陳嘉庚以經營橡膠業為主,兼營米業、航運業等多種行業。事業取得巨大成功后,他沒有忘記家鄉、沒有忘記祖國……陳嘉庚紀念館序廳兩邊柱子上的八個大字“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是1945年毛澤東對陳嘉庚的高度贊譽。

步入陳嘉庚紀念館的序廳,抬頭便可看到一片星空,這片星空是根據1874年陳嘉庚出生時的星空圖仿制而成。那顆紅色的星星,是被命名為“陳嘉庚星”的2963號小行星,象征著陳嘉庚的偉大業績和崇高精神如恒星般,與天地共存,閃耀無盡光輝。

在序廳的展柜中,一枚小巧精致的翡翠獅鈕印章引人注目。鈕作獅形,印面陰刻“嘉庚”二字。據考證,該印章使用的最早時間可追溯到1920年,它伴隨著陳嘉庚走過了大半人生,渡過諸多難關,陪伴他直至生命最后時刻。

翡翠獅鈕印章

作為曾經的華僑巨富,陳嘉庚一生傾資興學,離世時沒有給子女留下一分錢。周恩來總理認為應將這枚印章留給他的子孫后代作為紀念,便將它交給了陳嘉庚的第八子陳國懷,這便成為了嘉庚后人手中的唯一遺物。2008年,陳嘉庚的孫子陳聯輝將這枚珍貴的翡翠印章捐贈給了陳嘉庚紀念館,讓每位參觀者都可以一睹它的風采。君子愛玉,君子如玉,60余年后的今天,當我們凝視這枚良玉,可以感受到陳嘉庚如玉般堅毅的精神。

“教育為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教育不振則實業不興,國民之生計日絀……”陳嘉庚紀念館里懸掛的這些話語,是昔日陳嘉庚常提起的。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陳嘉庚備受鼓舞,“思欲盡國民一分子之天職”。次年,他回到家鄉。村中孩童衣不蔽體、成群失學、嬉游賭博的情景刺痛了他,更堅定了他興學辦校的信念。回鄉第二年,陳嘉庚創辦了集美小學。現在,紀念館還保留著他當年寫的集美小學記。

集美小學記

紀念館里,集美國學專門學校、集美師范學校、集美中學、集美商業學校、集美農林學校、集美幼稚師范學院……一張張照片仿佛時空隧道一般,展示出陳嘉庚的辦學軌跡。不到15年,他辦了11所學校,形成了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并重,兼備女學的完整教育體系。1931年,集美學校學生2732人,成為當時全國學生數量最多的學校。

“集美一號”和“集美二號”模型

徜徉在紀念館的游客經常會被展廳內的兩艘船模型所吸引,分別是“集美一號”和“集美二號”。這兩艘船見證了集美學校成為“航海水產家搖籃”的歷程,承載了陳嘉庚的航海教育夢。百年來,從水產科到如今的集美大學航海學院、輪機學院等相關專業,共培養了3萬多名中高級航海專門人才,走出了許多我國現代航海業的先驅、共和國航運事業的中堅力量。

歷時兩年、耗資2萬元建造“集美一號”實習船,可載重31噸,1925年6月首次遠航實習,開創了“片舟渡重洋”的壯舉。

在陳嘉庚紀念館里,還有一個鎮館之寶——陳嘉庚親筆《南僑回憶錄》手稿,在這份泛黃的手稿背后,是一段愛國僑胞冒死保護愛國僑領的動人故事。

陳嘉庚著《南僑回憶錄》手稿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在新加坡即將淪陷的前夕,陳嘉庚在眾人的勸說下,離開新加坡,前往印尼爪哇避難。僑居印尼的集美學校校友郭應麟為了更好地掩護陳嘉庚,從泗水接來自己的夫人林翠錦及兩個女兒,連同廈門大學校友黃丹季,與陳嘉庚一起在瑪瑯的巴蘭街4號住下,組成一個特殊“家庭”,以此來躲避日軍搜查。此外,他們還將陳嘉庚的化名“李文雪”登入郭應麟、林翠錦夫婦在泗水的麗都禮品公司戶口簿內。在這長達三年半的隱匿生活中,陳嘉庚憑借驚人的記憶力,在沒有任何資料參考的情況下,撰寫了超過30萬字的巨著《南僑回憶錄》。書中的主角不是他自己,而是廣大僑胞。此書“不但使海內外同胞知南僑對抗戰之努力,以及對祖國戰時經濟的關系,亦可免后人對今日僑胞之誤解也”。他以真誠質樸的筆觸,詳細記錄下了南洋華僑為襄助祖國抗戰而作出的貢獻。

模擬”印尼瑪瑯巴蘭街4號“景

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潮熏染下,陳嘉庚于1910年春加入中國同盟會。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陳嘉庚領導華僑社會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10月,他發起成立“馬來亞新加坡華僑籌賑祖國傷兵難民大會委員會”,任主席。次年10月,他聯絡南洋各地華僑代表在新加坡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被推舉為主席。陳嘉庚帶頭捐款購債獻物,精心籌劃組織,使南僑總會在短短三年多內便為祖國籌得約合4億余元國幣的款項。

1939年,陳嘉庚應國內之請代為招募3200余位華僑機工(汽車司機及修理工)回國服務,在新開辟的滇緬公路上搶運中國抗戰急需的戰略物資。

陳嘉庚率領“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前往中國17省慰勞抗日軍民,專程到滇緬公路視察,看望機工

1940年,陳嘉庚迎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思想轉變。這一年,陳嘉庚率領“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回國視察各戰區和重慶、延安等地。也就是這次的實地考察,陳嘉庚改變了對中國共產黨的模糊認識,在延安看到了國家的希望所在。

延安各界熱烈歡迎陳嘉庚先生

解放戰爭即將勝利之際,毛澤東親自致電身在新加坡的陳嘉庚,邀請他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陳嘉庚曾自謙表示,自己只會講閩南話,不通國語,擔心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后來陳嘉庚如約到達北平,在周恩來陪同下,和毛澤東、劉少奇一起暢談。毛澤東說:“陳先生現在講閩南話,我講湖南話,我們通過翻譯不是交談得很好嗎?心通勝于言通啊!” 這番話終于打消了陳嘉庚的顧慮。后來,他作為華僑界代表出席了新政協會議,參與了擬定國旗、國徽及國歌方案,為新中國的政權建設建言獻策。

“長期以來,華僑就期望祖國能夠實行民主憲政,今天在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已可實現了……”這是陳嘉庚1954年9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用閩南語發言的片段,高度贊揚即將實施的憲法。今天,這歷史性的一幕以實景復刻加實況錄音的形式呈現在廈門集美區陳嘉庚紀念館,讓在場觀眾仿佛置身當年的會場,感受這位華僑領袖參政議政的丹心赤忱。

1950年5月21日,陳嘉庚正式回國定居。回國后曾擔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華東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僑聯主席、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等重要職務。1950年代,陳嘉庚多次視察祖國各地,向政協人大提出多項提案,為祖國的繁榮發展建言獻策。陳嘉庚還不忘家鄉的建設,提議修建鷹廈鐵路和兩條由集美到廈門的海堤。

陳嘉庚深深感染和影響了一代代閩南華僑。李光前、陳文確、陳六使、陳永和、李尚大、李陸大等無數的海外華僑成為“嘉庚精神”的追隨者,紛紛回到祖國斥資興學,為集美,為家鄉乃至全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緬懷華僑旗幟,賡續精神血脈,時至今日,陳嘉庚愛國愛鄉、傾資興學、服務社會、造福人類的事跡,仍感動著每一位走進紀念館的觀眾,激勵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為共圓民族復興之夢而不懈奮斗。陳嘉庚紀念館先后獲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全國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自開館以來,累計參觀的人數超1000萬人次。

來源:《福建統一戰線》編輯部、廈門市委統戰部、陳嘉庚紀念館

(責編:皮博、張雯)
X